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須系統破局
http://www.dtrtvu.com2025年04月21日 10:28教育裝備網
在前不久結束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大會上,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成為中外參會者提及的“高頻詞”之一。不僅有多所高校校長分享了學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案例與模式,也有專家直面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困難和挑戰。
高校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直接影響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效果。如何讓高校科技成果真正“轉得動”“轉得好”,更好發揮高校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需要系統破局。
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解決“不愿轉”的問題。體制機制障礙導致“不愿轉”現象存在。評價導向偏差導致科研人員將主要精力放在論文發表和獎項申報上,對成果轉化缺乏內在動力。對此,要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深化評價體系改革。高校應建立分類評價機制,對從事應用研究的科研人員,適當弱化論文指標,強化成果轉化實效的權重。同時,簡化權屬管理流程,加強財政、科技、發改、紀檢等部門的政策貫通,解除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的后顧之憂。此外,還應建立快速決策機制,對一般性成果轉化事項由技術轉移機構直接審批,縮短決策周期。
強化市場需求對接,解決“不能轉”的問題。市場需求對接不夠是“不能轉”的根本原因。一些科研項目從立項之初就缺乏市場調研,科研立項與市場脫節,忽視了產業真實需求,企業深度參與率較低,導致科研成果“先天不足”,難以獲得市場認可。高校科研人員不了解行業技術瓶頸和市場需求,而企業也難以全面掌握高校的科研動態和成果儲備,導致供需信息不對稱。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建立需求導向的科研機制。高校應強化產教深度融合,改革科研立項流程,將市場可行性分析作為項目評審的必要環節;鼓勵與企業聯合申報課題,共同出題、聯合答題,確保研究方向與產業需求同頻共振。同時,構建高效的信息對接平臺也必不可少。政府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統一的成果數據庫和市場需求的動態監測系統,定期組織“技術相親會”,促進校企面對面交流。
完善轉化服務鏈條,解決“不會轉”的問題。轉化服務鏈條不完善是高校科技成果“不會轉”的原因所在。技術轉移機構存在人員專業性不強、服務功能單一的問題,缺乏市場分析、價值評估、商業策劃等高端服務能力,導致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被卡在了“最后一公里”。因此,建設專業化技術轉移隊伍是當務之急。高校應引進具有科技、法律、金融復合背景的專業人才,打造“技術經紀人”團隊。要建立科學的績效考核和薪酬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高素質人才。同時,加強中試孵化能力建設也至關重要。高校應聯合企業和政府,共建共享中試基地和產業加速器。通過設立概念驗證基金,支持早期成果的可行性驗證,優化政策激勵環境,制定公開透明的收益分配細則,健全多元化融資體系,加大風投力度等舉措,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和服務體系,真正解決“不會轉”的問題。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高教所所長、湖南省教育戰略研究中心智庫理事)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