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法為指引實現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
http://www.dtrtvu.com2023年08月31日 09:56教育裝備網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對人的終身發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2022年,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為89.7%,基本實現了普及目標,已邁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但由于底子薄、欠賬多,我國學前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還比較突出,與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一定差距。為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學前教育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8月28日首次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草案共八章74條,對新時代學前教育事業發展進行了全面謀劃和系統部署,有力地回應了老百姓對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保障適齡兒童入園是黨和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大民生工程。提供更加充裕的學前教育,確保人人有園上,是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草案》提出健全規劃舉辦機制,促進資源供給,強調發展學前教育堅持政府主導,以政府舉辦為主,大力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引導和規范社會力量參與。這意味著促進學前教育全面普及,要充分預測區域人口出生和流動的變化趨勢,優化城鄉普惠性幼兒園布局。學前教育資源不足的地區,要通過新建改擴建公辦園、理順公辦園辦園體制、支持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等多渠道持續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完善城鄉學前教育布局和公共服務網絡,有效滿足適齡兒童就近接受學前教育的需求。學前教育資源得到較好滿足的地區,要暫緩新建、改擴建幼兒園,避免低層次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的現象。
堅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提供更加普惠的學前教育,讓陽光普照每一個適齡兒童,是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草案》明確了學前教育的定位,強調學前教育是終身教育的起點,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因此,促進學前教育普惠發展,必須牢牢把握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強化政府責任,加強財政投入保障。要逐步提高對學前教育投入比重,加大對農村地區、民族地區的傾斜力度,為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提供資助,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幼有所育的需求。
幼兒園應當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提供更加安全的學前教育,是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草案》強化監督管理,強調幼兒園應把保護學前兒童安全放在首位,落實安全責任制相關規定,建立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依法保障學前兒童與幼兒園的安全。促進學前教育安全發展,要著力構建科學系統、全面規范、職責明確的幼兒園安全風險預防、管控與處置體系,合力打造幼兒安全“防護傘”,筑牢幼兒園安全“防火墻”,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為幼兒安全、快樂成長保駕護航,讓老百姓安心放心。
只有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草案》注重加強教職工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素質,提高保教質量。明確了幼兒園教職工應具備的條件,幼兒園及其舉辦者應配足配齊教師等工作人員,強調幼兒園應根據學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科學實施保育和教育活動,不得教授小學階段的課程內容,采用小學化的教育方式。促進學前教育優質發展,要加強教師師德建設工作,注重教師專業能力建設,著力提高幼兒園教師待遇,提高教師職業吸引力。通過表彰獎勵、薪酬待遇、職稱評定、崗位晉升、專業支持等多種方式,激勵教師愛崗敬業、潛心育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面向全體兒童,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幼兒發展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堅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強化家園協同育人,全面提高保育教育水平。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前教育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