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個性化微課教學模式!寧波高中學校各顯神通
http://www.dtrtvu.com2020年02月14日 14:23教育裝備網
昨天是寧波市中小學生網絡上課的第四天。雖然國家、省、市都推出了大量優質的網絡課程,但對學生而言,這些都是“普適性”版本,如需“量身定制”,還得由最懂他們的本校教師出馬。
“開學延期,自學無方者大有人在,這屆高三孩子太可憐。”一名高三教師稱,如何以最快速度帶學生適應新節奏,確保學習效果,是如今老師們最戳心窩的事。
這幾日,記者了解了我市部分高中探索特色網課的有效嘗試,受訪者都很愿意提供自己積累的經驗,希望能讓所有學生共享。
控制網絡授課時間每天不超過2小時
網絡課程開展得如火如荼,按照浙江省教育廳發布的文件,高中生每天接受網絡授課的時間不得少于5個小時。鄞江中學卻反其道而行之,將高三學生的網課時間控制在每天2小時內,以此來確保學生的學習效果。
記者了解到,鄞江中學這屆高三有10個班,2小時網絡授課以本校教師直播為主,輔以老師優選的“甬上云校”等其他平臺網絡課程。“線上教學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配套練習要精準、有效。”鄞江中學高三年級段長毛寅峰老師說,不然只見學生日日捧著手機,是否掌握知識點,非常難保障。
毛老師認為,高三學生的學習安排要特別注重三個點,一是有序推進、控制總量;二是要讓學生有事情做,務實地去推進;三是形成宅家學生固定的學習“生物鐘”。他說,這樣能讓“學生不慌、家長不慌、老師不慌”。
那么,如何務實推進?毛老師總結了“看-做-練”三個要點。記者了解到,整個高三年級段,每日通過qq群(微信群)布置作業(可定點下載文檔并打印),隔天上午9點前會上傳答案,部分老師在線定時間給學生答疑。比如任課教師龔榴紅,就會在每晚8:00-9:00在線等,有針對性地解答高考難題。
為什么以此確保效果?毛老師作為班主任對所在班級學生做了個小調查,39名學生中,6名完全無父母陪讀,9名家中無電腦。“雖是高中生,但畢竟還是孩子,在學業壓力較大的情況下難免玩樂消極減壓。”毛老師說,在父母的監管協助下,一段時間試驗下來,只上2個小時網課,而能確保大部分學生額外五六個小時的有效學習,夠好了。
青年教師錄微課55個“5分鐘課程”全包括
疫情當前,慈湖中學全體師生積極響應號召,少出門,避免一切形式的線下教學活動。如何真正做好“停課不停學”?該校青年教師研究會在學校的支持下,開始了“自主開課”,“量身定制”適合自己學生真實水平的微課教學模式。
33名青年教師充分發揮創意,以“5分鐘微課程”形式,講解符合學生學情的課堂知識,并通過視頻打包的方式讓班主任分享到每一個班級群里。如此一來,即便不用統一的教學平臺,還是一樣的教師來“上課”,還是推進該掌握的課程知識,只是從“線下”變為“線上”。最關鍵的是,只需一次下載,就免除了網絡帶來的客觀限制。
據介紹,青年教師們集中精力,將重要的教學內容轉化為55節短小精悍、生動有趣的知識點教程。點開視頻,5分鐘左右的短視頻就能講解完1到2個知識點,同學們還能隨時暫停、記錄、反復收看。
這55節課中,不僅有文化知識課,還有體育老師錄制的“家庭鍛煉健身操”,美術老師、音樂老師錄制的藝術分享課,可謂涵蓋了“德智體美勞”多方面。第一批課程已推出,針對高三學生還會加推“高三專輯”“學選考專題”等內容,都是極具針對性的。
目前,所有微課均已通過“甬上云校”和“百度網盤”兩種渠道發布,供學生自主下載學習。
借力智慧課堂開直播“一師一群”分層解疑問
在大量網課平臺啟用前,很多高中都預感到,“普適版”課程對高三學生而言,內容缺乏針對性和連續性,只有本校教師開設特色課程才能滿足需求。為此,不少學校迅速整合高三年級段教師力量,借助現有的直播課軟件為學生在線授課,開展互動教學。
李惠利中學就通過“匯教私塾”開展直播課,從視頻授課到作業批改,從定時考試到及時答疑,從小組討論到私信溝通,從個性化教學到課外知識拓展,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能通過智慧課堂在線上完成。
記者了解到,該平臺還能實現較高程度的互動教學,比如教師用平板上課,書寫的內容和聲音同步到學生的平板上,學生就可以同步聽講了。
“線上教學有一定的優勢,緩解了當下特殊時期的教學困境。”李惠利中學劉偉龍校長稱,該校開展智慧課堂3年多,師生都能熟練使用學習直播軟件,直播開課的過渡相對平穩。不過他也指出,特殊時期,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狀況、父母監管現狀等因素,尤其要重視線上教學的真實效果,必須堅持“效果第一、進度第二”的原則,腳踏實地地推進。
寧波正始中學利用的是錄播軟件,以經驗豐富的老師作為技術支撐,第一時間錄制課程視頻,并以“一師一群”模式建立班級本學科在線學習與答疑的微信群,指導、督促并陪伴學生進行網絡上的自主學習,最大程度地解決高三學生的學習困難。
在分層群里,老師們不僅可以在線解決不同程度學生提出的疑問,發布有針對性的專題自習、作業練習等任務,還能進行語音和視頻的講解,學生們也通過各微信群一起學習打卡,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熱情。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