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工信部網站獲悉,2015年智能制造專項項目正在公示,共包括94個智能制造專項項目,四川長虹等17家上市公司申報項目入選,這也標志著智能制造專項項目正式啟動。業內普遍認為,智能制造正成為國家戰略高地,或將貫穿下半年的主題投資持續火熱。
工信部部長苗圩稱,智能制造是工業互聯網+的切入點之一。
目前,在互聯網時代下,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日益突出,長虹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為目標,正在智能戰略下構建以大規模定制為基礎的智能制造,并通過USO、ERP、MES等信息化管理系統與客戶進行交互,打破消費者和工廠之間的圍墻。
據長虹公司工程技術中心總經理潘曉勇博士介紹,在實踐探索過程中,長虹以“IE(工業工程)+IT(信息化)+AT(自動化)+DFM(可制造性設計)”為技術核心,建立了一套敏捷、柔性、高效的智能制造系統。運用工業工程方法,從流程管理方面進行系統統籌規劃;通過裝備自動化和生產信息化從硬件和軟件實現產品制造,提高產品制造的敏捷性。以DFM為指導思想,以用戶交互需求為輸入,從產品模塊化和標準化設計為基礎入手,開展開放式架構設計研究,提高制造的柔性。通過建立供應鏈管理系統,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持續使制造過程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高效協調,提高制造效率。
另據6月3日晚間四川長虹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四川長虹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的公司名稱變更為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標志著四川長虹國企改革邁出堅實步伐。
資料顯示,縱向清晰長虹的功能定位、強化核心產業及競爭力、推行產品經理負責制,從而激發經營活力;橫向打造智能研發平臺、智能制造平臺、智能交易平臺三大平臺,建立起大數據、云平臺,推動長虹公司向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產品和服務提供商轉型升級。
分析人士指出,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智能制造是實體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方向,四川長虹等“中國制造2025”概念股正式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