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往無前 “教”你無憂——龍江教育系統關愛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在行動
http://www.dtrtvu.com2020年02月24日 11:13教育裝備網
為切實解決我省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后顧之憂,省教育廳主動作為、及時部署,全省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摸清底數、多措并舉,關心關愛醫護人員子女,讓醫護人員輕裝上陣,全心戰“疫”。
省教育廳精心指導建立“五個一”機制。要求各地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健全“五個一”關心關愛工作機制,即“以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名義給孩子寫一封信,開展一次心理輔導,班主任要每天給孩子打一個電話,每周開展一次網絡家訪,召開一次主題網絡班(隊)會”,掌握一線醫護人員子女的學習、生活、心理等情況,指導孩子完成假期作業,潛心研讀優秀經典書籍,觀看有意義的電影,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和家務勞動,自主調整心理狀態,讓孩子度過一個生活充實、豐盈、有意義的假期。
各地及時跟進推出關心關愛措施。齊齊哈爾市開展“園丁暖心行”活動。全市共組建254個教師小分隊,1384名教師擔負起3015名學生(醫護及公安干警等抗疫一線人員子女)的守護者職責,隨時通過電話、微信等形式對開展家訪,科學合理指導學生在防控疫情期間的寒假學習和生活,全力做好防控疫情期間特殊學生的關愛工作。牡丹江市開展“致敬白衣天使”活動。堅持每日“四個一”:親情上每日一問候,學習上每日一督促,心理上每日一聊天,生活上每日一提醒。組建名師教學團隊,為有需要的一線醫護人員子女開展在線答疑,網上批改作業等教育教學活動。組建心理咨詢專家團隊,邀請黑龍江大學心理學教授謝念湘為總顧問,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心理在線咨詢、網絡疏導。佳木斯市“一對一”“三導”到位。將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子女名單第一時間內快速梳理到位,指定教師建立“一對一”聯系,加強心理疏導、學業輔導、生活指導,及時疏導解決他們因遠離父母可能導致的心理問題,關注學生假期完成作業情況,指導學生居家開展閱讀、繪畫、健身、觀影等方面的活動。大慶市建立包保責任制加強學業指導。選派學生熟悉、善于溝通的老師,通過電話、網絡等形式,迅速掌握學生家庭有關情況,時時掌握學生居家學習生活情況、心理狀態和需求,鼓勵引導學生理解父母、支持父母,加強學業指導,逐一落實關愛措施。雞西市面對面關愛幫學。“一生一案”制定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學習幫扶對策,組織全市各學校、教師通過電話、視頻,心理咨詢熱線等手段關心幫助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密山市教育局開展專題慰問活動,為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子女送去學習物品。虎林市教育局在全市教育系統轉發學生王家旭創作的散文《我的媽媽在抗疫前線》。雙鴨山市承諾“你守護生命,我們守護你的牽掛”。學校建立校級領導、心理教師、班主任、任課老師為成員的關愛工作組,逐一對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建立學生信息檔案,量身定做疫情防控期間的個人成長方案,確保“一生一冊、一人一案”。特別是對初三、高三畢業班學生,要求學校制定針對性學習指導規劃,為學生做好備考、應考服務。伊春市建立一對一聯系。要求各學校制定關心關愛方案加強溝通關懷,在延期開學期間的遠程教學實施過程中,安排班主任、任課教師對初中、高中畢業年級醫護人員子女在學業輔導、復習備考等方面“一對一”給予指導。黑河市開展“四個一”遠程家訪活動。一次真誠的提醒,引導學生做好疫情防控,養成規律作息和良好衛生習慣。一次電話或視頻溝通,了解所需。一個愛心郵包,郵寄需要的物品、藥品等。一份電子音視頻課程,“一生一案”制定學習計劃。鶴崗市協調有關單位共獻愛心。指定校長、班主任為一線醫護人員子女的雙保責任人,積極協調龍江網絡鶴崗分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對一線醫護人員子女線上學習給予電視加寬帶免費安裝及使用優惠政策,做好點對點服務。綏化市教師當起“代理”家長。由所在學校指定班主任教師作為一線醫護人員子女“代理”家長,采取“一對一”包保的方式,在學習生活、身心健康和人文關懷方面給予特殊關愛。
各中小學校積極行動落實關心關愛舉措。哈爾濱市繼紅小學開展“志愿紅?班任行”關愛行動。針對有8位學生家長馳援武漢的實際,全校194位班主任傾聽孩子心聲,組織召開主題遠程班(隊)會,通過講身邊英雄故事、賞防控疫情圖畫、誦勵志愛國詩詞等方式加強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并開展“致敬紅娃爸媽逆風行”系列報道。學校還為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建立了由班主任和個別同學組成的互助小組,同學關愛,互促成長。哈爾濱市鐵嶺小學組成“映山紅志愿服務隊”。180 多名教師報名開展系列公益服務,為醫護人員的孩子輔導學習、檢查作業,并通過網絡在線開展益智類比賽、手工制作、繪畫指導、音樂賞析、國學宣講、好書分享、朗讀展示等特色活動,豐富孩子們假期生活。大興安嶺塔河縣第二小學和第五中學在班主任帶領下,同學們通過抖音、美篇、手抄報、繪畫等豐富多彩的形式,為一線醫護工作者送上最美的祝福,祝福他們早日凱旋。七臺河市第九小學創建6個“愛心守護熱線”微信群,利用直播、視頻通話等方式每天開展作業答疑、手工制作、才藝廚藝展示、情緒疏導等活動。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